热门关键词:
省长杯用户注册

首页 / 信息资讯 / 工作动态

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

作者:   时间:2007-01-16   【
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知识产权局   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  鲁经贸技字[2006]349   为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,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,根据《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》确定的目标任务,特制定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。 一、基础条件和现状分析 (一)基础条件 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“科教兴鲁”战略方针,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全省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,为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截止到2005年底,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.75万户,资产合计2.17万亿元,从业人员728万人。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11.9亿元,同比增长28.4%,实现销售收入2.99万亿元、利税3396.3亿元、利润2138.1亿元,分别增长43.01%、50.58%和56.62%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346.4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.1%。全省工业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119个,居全国第3位,中国驰名商标47件,居全国第2位,专利明星企业460家。多种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,家用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机、造纸、化肥、轮胎、水泥、食用植物油、农用车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。 (二)现状分析 工业企业是实施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,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。近年来,全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,专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,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截止2005年底,全省工业企业累计申请专利35784件,占全省累计申请量的26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581件,是2000年底的2.1倍,5年年均递增15.7%。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687件,是2000年的1.9倍,年均递增14%,其中发明专利1498件,是2000年的2.1倍,年均递增16.5%。 但是,与先进省市相比,我省工业企业专利工作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,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与工业大省的地位不适应,知识产权产出分布不均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应,知识产权人才匮乏与建设创新型省份不适应,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与对外开放的形势不适应。主要的,一是专利数量少、分布不均。我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在广东、浙江、江苏和上海之后,仅居全国第五位。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申请的专利中,海尔、海信和中国重汽3户企业占到33%,而其它60户企业才平均拥有1件专利,有98%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。二是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,专利人才短缺。全省仅有4000人经培训后持有“山东省专利工作者”证书,企业专利人才短缺,严重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。三是对专利制度促进经济发展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足,专利投入远不能满足专利事业发展需要。四是专利管理机构不适应专利事业发展,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。 加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力度,既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,也是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;既是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基础,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;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,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。为此,全省工业企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充分认识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,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,加快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,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,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和扩大市场,把握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,为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提供技术支撑。 二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(一)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以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为目标,围绕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、实施和管理,落实知识产权带动战略,全面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机构建设、制度建设、信息化建设、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、知识产权保护能力、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,发挥企业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中的主体作用和建设“大而强、富而美”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支撑作用,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 (二)基本原则 1、坚持市场引导、政府推动、企业参与原则。各市各部门要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全局出发,研究制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,制定相关政策措施。各企业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,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,规范行为,引导发展,实现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联动,积极参与推进计划的实施。 2、坚持统筹规划、因地制宜、分步实施原则。省里在调查研究、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制定全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;各市各部门和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,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实行省、市、县联动工作机制,全面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计划的落实。 3、坚持突出重点、点面结合、示范带动原则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集中力量,扶持重点企业、重点技术和重点产品。同时,要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,先试点后示范,推广典型经验,带动企业整体协调发展,逐步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。 4、坚持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、政策配套原则。充分发挥现有专利资源作用,全面整合,合理利用,促进资源效益最大化。实施知识产权信息化工程,以信息化带动知识产权工作水平提高,实现信息共享。加强领导,形成合力,制定政策,推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计划顺利实施。 三、 计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(一)计划目标 从2006年起,用5年左右时间,在全省80%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,建立知识产权工作体系,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。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,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6万件以上,其中发明专利占到30%,实现全省工业企业累计专利申请量翻番。保持专利工作均衡发展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专利零申请,力争每户企业拥有3-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国外申请专利提高10%。保持知识产权工作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,实现由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。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: ——重点培植一批示范企业。创建10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,认定1000家专利明星企业,使其在检索、申请、运用、实施、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走在全省前列;形成100家年专利申请过百件的专利大户,成为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集群;培育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核心竞争力较强、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,成为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。 ——优先发展一批知名品牌。发展200个中国名牌产品,成为代表山东工业水平的自主品牌集群;新认定500个重点专利新产品,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;培育100个重点产品,使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,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。 ——努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集聚区。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,以青岛、烟台、威海为主体,打造胶东半岛知识产权集聚区;根据省委、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,选择30个经济强县作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县,带动全省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;发挥园区集聚优势,按照适当集中、形成规模、体现特色的要求,重点建设50个知识产权园区。 ——着力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平台。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六大支柱产业,建立10个行业知识产权数据平台,为支柱产业、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数据、法律和信息服务;建立10个知识产权研究机构,对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研究,及时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录;建立20个专利代理中介服务机构,形成以信息咨询、业务代理、法律援助和维权协助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。 ——加速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优秀人才。培养200名企业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,成为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,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、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;培养5000名熟悉知识产权制度的专利工作者,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; 培养50-100名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行业专家,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服务。  (二)主要任务 1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,提高知识产权意识。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、获权诀窍、维权技能、许可贸易等方面的宣传培训,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,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,开展企业自主创新活动。 2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,促进知识产权形成。工业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把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结合起来,针对市场竞争需要和企业实际,进行技术创新、文化创新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,在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和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,形成大批自主知识产权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 3、加速知识产权流转,提高经济运行质量。对企业获得的知识产权,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、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、计算机软件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,要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并促进产业化。同时,通过组织招商引资、开展许可贸易等,加速知识产权流转,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或闲置,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。 4、严格知识产权保护,增强企业竞争能力。对企业的创新成果,要及时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,形成行政执法、行业自律、企业维权的保护摸式。同时,要引导企业学习国际规则,运用知识产权战略,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,运用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和垄断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 5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,规范无形资产秩序。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要实施监督管理,加强对专利技术开发,专利权申请、维持、放弃的确定,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界定,专利评价、评估,专利资产运营,专利权转让、许可贸易、专利权作价投资,专利权质押的管理。加强与专利技术及专利产品相关的档案管理及对相关人员的管理。加强专利侵权监视、专利诉讼、专利权边境保护,以及职工入厂保密协议、竞业限制协议、保密奖惩协议等专利权管理,规范无形资产秩序。 6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,建立健全激励机制。建立符合工业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,明确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及其职责。把专利考评指标同本单位职工的职称、职务的晋升和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,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、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。完善对专利发明人的激励机制,自觉维护专利发明人的权益。 四、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价 (一)保障措施 1、加强组织领导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,切实把实施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,纳入目标责任制,作为考核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。成立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协调工作机构,负责组织协调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工作,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。省知识产权局要有专门机构,负责组织日常管理工作。 2、加大资金投入。各级要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、研发等专项资金,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、实施以及奖励的投入,促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。各企业要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,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维持,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实施,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,企业投入为主体,银行贷款、外资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机制。 3、强化部门配合。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涉及到众多部门,省经贸委、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要搞好协调配合,按照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确定的目标任务,负责本部门年度计划的制定。省各有关部门要在资源配置、资金管理、信息沟通、市场保护等方面,分工负责,协调一致,密切配合,形成政府引导、部门联动、企业参与的有效机制,共同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。 4、完善工作机制。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,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,把知识产权的创造、占有、运用、保护纳入企业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、生产经验、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,利用知识产权战略占领和扩大市场,把握参与国际、国内竞争的主动权。制定《山东省企业专利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》,促进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专利,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,不断总结经验,示范推广,全面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水平。 5、建立保障体系。一是建立预警体系。为保证计划顺利推进,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作用,建立预警系统,对行业知识产权发展动向、发展趋势,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的专利战略动向,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动态。指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,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突发事件。二是建立支撑体系。挑选省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和中介机构,组成知识产权专家顾问组,帮助企业进行专利咨询、项目评估、可行性论证、战略制定等工作,为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。三是完善保护体系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,完善知识产权制度,强化工作职能,增强维权意识,建立行业维权联盟,切实保护工业企业知识产权。 (二)考核评价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。组织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及各界专家组成考核评估组,对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效果,进行全面考核评价,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、企业法人的业绩考核指标。对计划中量化指标的实现、计划执行的结果、企业知识产权形成、保护、实施和管理等情况,进行综合、全方位、科学的评估,并对计划落实进行监督。 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。利用信息量化指标,定期对计划制定情况、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信息反馈,并适时调整有关计划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知识产权局   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  鲁经贸技字[2006]349   为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,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,根据《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》确定的目标任务,特制定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。 一、基础条件和现状分析 (一)基础条件 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“科教兴鲁”战略方针,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全省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,为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截止到2005年底,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.75万户,资产合计2.17万亿元,从业人员728万人。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11.9亿元,同比增长28.4%,实现销售收入2.99万亿元、利税3396.3亿元、利润2138.1亿元,分别增长43.01%、50.58%和56.62%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346.4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.1%。全省工业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119个,居全国第3位,中国驰名商标47件,居全国第2位,专利明星企业460家。多种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,家用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机、造纸、化肥、轮胎、水泥、食用植物油、农用车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。 (二)现状分析 工业企业是实施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,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。近年来,全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,专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,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截止2005年底,全省工业企业累计申请专利35784件,占全省累计申请量的26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581件,是2000年底的2.1倍,5年年均递增15.7%。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687件,是2000年的1.9倍,年均递增14%,其中发明专利1498件,是2000年的2.1倍,年均递增16.5%。 但是,与先进省市相比,我省工业企业专利工作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,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与工业大省的地位不适应,知识产权产出分布不均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应,知识产权人才匮乏与建设创新型省份不适应,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与对外开放的形势不适应。主要的,一是专利数量少、分布不均。我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在广东、浙江、江苏和上海之后,仅居全国第五位。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申请的专利中,海尔、海信和中国重汽3户企业占到33%,而其它60户企业才平均拥有1件专利,有98%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。二是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,专利人才短缺。全省仅有4000人经培训后持有“山东省专利工作者”证书,企业专利人才短缺,严重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。三是对专利制度促进经济发展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足,专利投入远不能满足专利事业发展需要。四是专利管理机构不适应专利事业发展,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。 加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力度,既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,也是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;既是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基础,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;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,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。为此,全省工业企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充分认识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,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,加快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,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,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和扩大市场,把握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,为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提供技术支撑。 二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(一)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以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为目标,围绕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、实施和管理,落实知识产权带动战略,全面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机构建设、制度建设、信息化建设、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、知识产权保护能力、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,发挥企业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中的主体作用和建设“大而强、富而美”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支撑作用,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 (二)基本原则 1、坚持市场引导、政府推动、企业参与原则。各市各部门要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全局出发,研究制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,制定相关政策措施。各企业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,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,规范行为,引导发展,实现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联动,积极参与推进计划的实施。 2、坚持统筹规划、因地制宜、分步实施原则。省里在调查研究、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制定全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;各市各部门和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,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实行省、市、县联动工作机制,全面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计划的落实。 3、坚持突出重点、点面结合、示范带动原则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集中力量,扶持重点企业、重点技术和重点产品。同时,要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,先试点后示范,推广典型经验,带动企业整体协调发展,逐步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。 4、坚持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、政策配套原则。充分发挥现有专利资源作用,全面整合,合理利用,促进资源效益最大化。实施知识产权信息化工程,以信息化带动知识产权工作水平提高,实现信息共享。加强领导,形成合力,制定政策,推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计划顺利实施。 三、 计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(一)计划目标 从2006年起,用5年左右时间,在全省80%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,建立知识产权工作体系,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。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,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6万件以上,其中发明专利占到30%,实现全省工业企业累计专利申请量翻番。保持专利工作均衡发展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专利零申请,力争每户企业拥有3-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国外申请专利提高10%。保持知识产权工作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,实现由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。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: ——重点培植一批示范企业。创建10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,认定1000家专利明星企业,使其在检索、申请、运用、实施、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走在全省前列;形成100家年专利申请过百件的专利大户,成为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集群;培育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核心竞争力较强、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,成为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。 ——优先发展一批知名品牌。发展200个中国名牌产品,成为代表山东工业水平的自主品牌集群;新认定500个重点专利新产品,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;培育100个重点产品,使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,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。 ——努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集聚区。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,以青岛、烟台、威海为主体,打造胶东半岛知识产权集聚区;根据省委、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,选择30个经济强县作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县,带动全省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;发挥园区集聚优势,按照适当集中、形成规模、体现特色的要求,重点建设50个知识产权园区。 ——着力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平台。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六大支柱产业,建立10个行业知识产权数据平台,为支柱产业、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数据、法律和信息服务;建立10个知识产权研究机构,对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研究,及时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录;建立20个专利代理中介服务机构,形成以信息咨询、业务代理、法律援助和维权协助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。 ——加速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优秀人才。培养200名企业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,成为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,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、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;培养5000名熟悉知识产权制度的专利工作者,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; 培养50-100名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行业专家,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服务。  (二)主要任务 1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,提高知识产权意识。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、获权诀窍、维权技能、许可贸易等方面的宣传培训,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,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,开展企业自主创新活动。 2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,促进知识产权形成。工业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把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结合起来,针对市场竞争需要和企业实际,进行技术创新、文化创新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,在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和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,形成大批自主知识产权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 3、加速知识产权流转,提高经济运行质量。对企业获得的知识产权,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、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、计算机软件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,要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并促进产业化。同时,通过组织招商引资、开展许可贸易等,加速知识产权流转,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或闲置,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。 4、严格知识产权保护,增强企业竞争能力。对企业的创新成果,要及时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,形成行政执法、行业自律、企业维权的保护摸式。同时,要引导企业学习国际规则,运用知识产权战略,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,运用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和垄断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 5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,规范无形资产秩序。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要实施监督管理,加强对专利技术开发,专利权申请、维持、放弃的确定,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界定,专利评价、评估,专利资产运营,专利权转让、许可贸易、专利权作价投资,专利权质押的管理。加强与专利技术及专利产品相关的档案管理及对相关人员的管理。加强专利侵权监视、专利诉讼、专利权边境保护,以及职工入厂保密协议、竞业限制协议、保密奖惩协议等专利权管理,规范无形资产秩序。 6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,建立健全激励机制。建立符合工业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,明确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及其职责。把专利考评指标同本单位职工的职称、职务的晋升和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,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、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。完善对专利发明人的激励机制,自觉维护专利发明人的权益。 四、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价 (一)保障措施 1、加强组织领导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,切实把实施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,纳入目标责任制,作为考核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。成立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协调工作机构,负责组织协调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工作,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。省知识产权局要有专门机构,负责组织日常管理工作。 2、加大资金投入。各级要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、研发等专项资金,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、实施以及奖励的投入,促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。各企业要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,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维持,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实施,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,企业投入为主体,银行贷款、外资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机制。 3、强化部门配合。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涉及到众多部门,省经贸委、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要搞好协调配合,按照《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》确定的目标任务,负责本部门年度计划的制定。省各有关部门要在资源配置、资金管理、信息沟通、市场保护等方面,分工负责,协调一致,密切配合,形成政府引导、部门联动、企业参与的有效机制,共同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。 4、完善工作机制。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,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,把知识产权的创造、占有、运用、保护纳入企业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、生产经验、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,利用知识产权战略占领和扩大市场,把握参与国际、国内竞争的主动权。制定《山东省企业专利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》,促进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专利,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,不断总结经验,示范推广,全面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水平。 5、建立保障体系。一是建立预警体系。为保证计划顺利推进,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作用,建立预警系统,对行业知识产权发展动向、发展趋势,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的专利战略动向,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动态。指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,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突发事件。二是建立支撑体系。挑选省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和中介机构,组成知识产权专家顾问组,帮助企业进行专利咨询、项目评估、可行性论证、战略制定等工作,为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。三是完善保护体系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,完善知识产权制度,强化工作职能,增强维权意识,建立行业维权联盟,切实保护工业企业知识产权。 (二)考核评价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。组织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及各界专家组成考核评估组,对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实施效果,进行全面考核评价,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、企业法人的业绩考核指标。对计划中量化指标的实现、计划执行的结果、企业知识产权形成、保护、实施和管理等情况,进行综合、全方位、科学的评估,并对计划落实进行监督。 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。利用信息量化指标,定期对计划制定情况、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信息反馈,并适时调整有关计划内容,保证计划的顺利推进。对计划执行不力,影响整体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追究责任。   内容,保证计划的顺利推进。对计划执行不力,影响整体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追究责任。